據館方介紹,本次展覽從今日開始,一直持續到2020年3月1日。樊曉光介紹,明年“覺醒”展覽還會來到成都,屆時會有更重磅的珍品呈現。
見證皇室奢華的稀世珍品
“這些經歷本身是一段傳奇故事”
本次“覺醒—文藝復興至二十世紀的宮廷珍寶”共有展品160余件,包括珍珠寶石項鏈、配飾、琺瑯鼻煙盒、吊墜、鐘表等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,展品以宮廷珍寶為主,如波旁·帕爾馬家族的皇室珠寶、葉卡捷琳娜二世訂制的蝴蝶結造型項圈等。
在工藝和制作上巧奪天工、精益求精之外,還鑲嵌有大量鉆石、瑪瑙和寶石,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皇室貴族的荒誕奢靡。甚至連一個小小的鼻煙壺都用純金雕刻,鑲嵌鉆石。
↑展品
策展人樊曉光感慨,幾百年中,這些珍寶被存放于秘密的保險箱、不為人知的倉庫,或者為了躲避戰火、災厄,寄存在那些臨時的空間中。“這些經歷本身就是一段傳奇故事。”樊曉光說,展品中有不少帕爾馬家族的珍寶,其中不少是歷史上著名的斷頭皇后瑪麗亞·安東尼特王后所有。在被囚禁前,她曾用棉花包住她的珍珠、鉆石和紅寶石放在木箱中,然后送去布魯塞爾,幾經輾轉,有的流傳至今,有的則從此消失。
↑展品
↑觀展
樊曉光介紹,此次展覽之所以名為“覺醒”,就是讓珍寶們重見天日。另外一層意義是,珍寶那么嬌貴、小巧,能從歷史中幸存,太不容易了。“而在其漫長的流轉過程中,其實是沉睡的。但在展覽的這一刻,它們又在同一個時空被喚醒。”
展覽明年將來到成都
“會有更重磅的展品,形式有改變”
為了這次展覽,樊曉光付出了10年的準備。樊曉光回憶,10年前,他在一群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朋友影響下,開始研究工藝,后來發現西方有很多精美的珠寶。
樊曉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,這些珍寶都是這些年他的朋友收藏的,如月桂金葉子、金羊毛勛章都是通過國外拍賣購得。
↑策展人樊曉光
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,根據媒體報道,藍寶石配紅寶石及鉆石的金羊毛勛章來自2018年在瑞士日內瓦蘇富比“波旁·帕爾瑪家族皇室珠寶”拍賣會,被一位中國藏家以169萬瑞士法郎的高價拍得。
據了解,本次展覽的展廳“暗物質”由中國知名空間藝術家馮羽親自操刀設計,其空間以中國園林的空間節奏為藍本,并通過戰馬、戰火等多媒體技術隱喻珍寶背后的宏闊歷史。
樊曉光介紹,海外的安保由以色列著名的一家安保公司負責,目前世界上最重要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通常都是由他們在幕后運輸。國內也聘請了最專業的安保團隊。
↑展品
樊曉光透露,成都將是“覺醒”系列展覽的重要一站,預計將于明年來到成都,“成都肯定會去,會有更重磅的展品出站,形式也會有一些改變。”
拿破侖皇冠上的月桂金葉
“全世界僅兩枚,一枚在中國”
曾在1804年見證了拿破侖加冕儀式的月桂金葉是這場展覽的重中之重。相關資料顯示,月桂金葉目前存世一共兩枚,另一枚被珍藏在法國楓丹白露宮。
據媒體報道,本次展覽的這枚金葉是2017年11月19日,一位中國藏家于Osenat拍賣行在巴黎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以62.5萬歐元(約合490萬元人民幣)的價格成交購得。這片重量僅10克的金葉,之所以能拍得高價,在于承載著一段沉甸甸的歷史。1804年11月6日,拿破侖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,在隨后的加冕儀式上,拿破侖就戴著鑲嵌44枚大葉、12枚小葉的皇冠出場,他頭戴皇冠的形象也因為《拿破侖為皇后加冕》這幅畫,成為拿破侖最具有標志性的象征。
↑金葉
“我們很驕傲這枚金葉能來到中國。”樊曉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,當時拍賣會上,包括拿破侖基金會、盧浮宮等20多個機構、個人競拍,幸運的是這枚金葉最終被中國藏家拍下。
樊曉光笑言,拿破侖曾說過中國是頭沉睡的雄獅,雖然拿破侖一生都未到過中國,但這枚曾見證他輝煌的飾品如今卻來到了中國,見證著日新月異的中國。